聚焦“5+2”贯通培养 深化党建教学衔接——无锡学院与无锡机电高职校举行专项工作交流会==
聚焦“5+2”贯通培养 深化党建教学衔接——无锡学院与无锡机电高职校举行专项工作交流会
2025年11月4日下午,在两校交流活动深入开展之际,一场聚焦“5+2”贯通培养项目衔接与党建联盟建设的专项工作交流会在无锡学院行政楼301会议室举行。我校电信系主任徐自远、原党总支书记唐卫群、德育副主任谈李清、软件专业教研室主任郭忠南等一行,与无锡学院应用技术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张伏青、物联网工程学院软件工程专业带头人张丽娟、软件工程系主任徐焕宇及多位专业教师出席了座谈。会议由徐焕宇主任主持。
本次座谈会旨在务实解决“5+2”贯通培养项目中即将面临的具体问题,确保首届学生(2022级)能够平稳、高效地完成“转段”升学。
核心议题一:明确“5+2”转段考核方案
座谈会上,双方围绕2022级学生在2027年转段升学的核心要求展开了深入研讨。
徐自远主任首先介绍了机电高职校“5+2”项目学生的现状。首届20名学生学风扎实,专业核心课与公共基础课均分均达标。但在转段条件上,遇到了三个亟待明确的关键问题:
- 英语等级考核: 协议要求通过公共英语三级(PETS-3)或大学英语四级(CET-4)。目前20名学生中有18人已通过难度较高的PETS-3。针对剩余2名笔试通过、口试暂未通过的学生,双方商讨,倾向于由无锡学院作为“甲方”按协议规定,后续组织专门的英语等级考试。
- 转段升学考试: 协议规定学生需参加“专转本”考试。经与教务处前期沟通,明确了“5+2”学生(五年一贯制)无法参加普通三年制专转本考试。双方就此达成初步共识,拟采用由无锡学院牵头出卷、组织专门考试的模式。机电高职校迫切希望无锡学院能尽快明确考试科目(如英语、专业课的具体范围和深度),以便教师团队提前为学生进行针对性辅导。
- 第十学期企业实习: 培养方案中17周的企业实习面临落地难题。软件专业难以集中安排20名学生进入同一企业。双方探讨了更优方案,倾向于以无锡学院的科研项目或合作企业(如航天新飞象)的项目为依托,将工程实践项目引入机电高职校,以“生产性实训”或“综合项目实训”的形式替代传统的分散实习,确保学生在升学前保持高效的学习状态。
核心议题二:优化课程衔接与培养方案
无锡学院的专业教师指出,2022级学生转段后将衔接无锡学院2026版人才培养方案。双方一致认为,该方案不能直接套用普通本科大三、大四课程,必须针对“5+2”学生的学情(公共基础扎实、专业实践需强化)进行优化和调整,做好课程的前后衔接。
双方明确,由无锡机电高职校软件专业教研室主任郭忠南与无锡学院软件工程系主任徐焕宇建立直接对接,共同研讨后续课程的修订与教学安排,确保学生进入本科阶段后能快速适应。
核心议题三:深化党建联盟实现“前置培养”
针对党建联盟工作,应用技术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张伏青提出了创新性构想。鉴于机电高职校学生因年龄限制(初中入学),在校期间无法发展学生党员。张伏青副书记提议,依托两校党建联盟,由无锡学院将“初级党校”培训班“前置”到机电高职校,对“5+2”项目中政治素质过硬、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提前培养和考察。
徐自远主任对此高度赞同,认为此举能有效解决学生入党培养链条的衔接问题,是党建联盟工作的务实成果。
此次专项交流会持续近两小时,讨论深入、氛围热烈、成果显著。双方就首届“5+2”学生转段升学的核心问题逐一“会诊把脉”,明确了解决方案和后续工作路径,为项目的顺利实施和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贯通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