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改装”电动车隐患频现 安全骑行亟需警钟长鸣
近期,随着学校校园面积的扩大和学生出行需求的增加,电动车已成为许多学生代步的首选工具。然而,在这股潮流之下,一股危险的“改装”之风悄然兴起,为原本宁静的校园带来了不容忽视的安全隐患。为进一步落实电动自行车交通安全教育,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2025年10月31日,电信系组织各班级开展了电动车交通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走在校园里,偶尔会看到一些经过“精心打扮”的电动车,它们外观或许炫酷,行驶时往往伴随着不寻常的电机声,速度明显快于普通车辆。据了解,部分学生为了追求“风驰电掣”的感觉,通过网络渠道或校外维修点,对电动车的控制器、电机等进行非法改装,擅自解除国家法定的25公里/小时限速。更有甚者,为了增加续航或提升功率,私自加装、改装大容量电池,严重破坏了车辆的原始电路设计和安全平衡。 这些经过改装的“快车”,其制动系统往往无法与瞬间提升的动力相匹配,在校园内人流、车流密集的上下课高峰时段,极易因刹车不及酿成碰撞事故。宿舍区、教学楼拐角、食堂门口等区域,已成为潜在的危险高发地。 除了显而易见的交通安全风险,非法改装带来的消防安全隐患更为致命。私自改装的电路,其线径、接口和绝缘保护可能均不符合规范,在大电流负荷下极易过热短路。而来源不明、质量低劣的改装电池,更是埋藏在宿舍楼下的“不定时炸弹”。近年来,社会上层出不穷的电动车蓄电池自燃甚至爆炸事件,已为校园安全敲响了最急促的警钟。一旦在人员密集的宿舍区或封闭空间内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 便捷不应以安全为代价,个性更不能凌驾于规则之上。维护校园安全,是每一位师生的共同责任。我们呼吁广大同学:务必提高安全意识,自觉抵制非法改装行为,不购买、不骑行、不改装违规电动车。在选择出行工具时,应优先考虑符合国标的产品,并定期进行维护保养。 患生于所忽,祸起于细微。通过本次主题班会,大家纷纷表示将积极响应学校的号召,自觉遵守相关规定,共同维护校园交通安全和秩序。今后,电信系将继续加强电动自行车安全教育管理工作,为营造整洁有序、安全美观的校园环境作出贡献。 本次召开的主题班会,切实提高了同学们的交通安全、文明出行意识,大家深刻认识到了遵守校园交通安全规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规范了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行为,保护学生人身财产安全和维护公共安全的作用,为营造平安有序的校园交通环境和秩序,打造安全、整洁的校园氛围奠定了基础。